推广 热搜: 活性炭过滤棉  活性炭过滤网  物流  围板箱  工程监理  软体沼气袋  固液分离机  大巷喷雾  红泥沼气袋  物流周转箱 

长沙种出2米2高巨型稻致敬袁隆平 隆平稻作公园两米“巨型稻”引关注 研发专家夏新界讲述:又高产又好吃的巨型稻如何实

   日期:2022-09-07 11:03:27     来源:网络整理    作者:佚名    浏览:253    
核心提示:尧遥)近日,湖南长沙隆平稻作公园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段视频,视频中,植株两米多高的巨型稻进入成熟期,将在两周后开始收获。总台记者专访巨型稻研发者—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新界,听他讲述又高产又好吃的巨型稻是如何实现“禾下乘凉梦”的。夏新界表示:“我们研发巨型稻的初衷就是‘高产优质’,既要高产、又要好吃,所以巨型稻的口感很好,可以跟五常大米相媲美。巨型稻是袁隆平院士生前的牵挂。

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(记者韩雪莹尧遥)近日,湖南湘潭隆平稻作公园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段视频,视频中,植株两米多高的巨型稻进入成熟期,将在两周后起初收获。不少网友调侃,这么美丽的场景,不正是袁隆平老人生前的愿望——“禾下乘凉梦”的真实写照吗?

“巨型稻”为何能长得这么又高又壮?它的味道如何,种植前景怎样?总台记者采访巨型稻研发者—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新界长沙种出2米2高巨型稻致敬袁隆平,听他讲述又高产又好吃的巨型稻是怎样实现“禾下乘凉梦”的。

隆平稻作公园工作人员杨晓艳说:“在我们隆平稻作花园里,栽种了近十亩的巨型稻。五月份播的种,九月底到目前尚未开始齐穗了。巨型稻最高的高度2.2米,即将步入成熟期。袁老生前有一个梦,就是'禾下乘凉梦',我们借此形式向袁老致敬……”

北方稻出米率低_长沙种出2米2高巨型稻致敬袁隆平_巨丰5号巨型稻

(央广网发隆平稻作公园供图)

视频中,几位农业人员站在农田中举起双手,稻穗高过了他们的手指。“巨人”般生长的水稻让网友大呼惊叹,而他的研发者—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、作物耐逆境分子生态学探究中心教授夏新界却非常“淡定”,这批巨型稻的长势很符合他的预期。巨型稻有什么过“稻”之处?

夏新界介绍:“‘巨型稻’顾名思义,个高体大、根深叶茂、高产优质、籽黄叶绿。它的秸秆可以做上等的青贮饲料,个高体大的特点适合发展‘禾下经济’,水稻下养金鱼、养鱼、养虾、养鸭、养鸡都可以,稻田种养结合生态林业。它的产值高,可以超过亩产1000公斤以上,生命力坚韧,水田里可以生长得较好,旱地里也可以生长得很高,它还耐盐碱,在海滩滩涂可以抗海水。巨型稻哪怕粗放养殖,都会长得很高。到了前期,稻田里也不用拔草,杂草长只是它,所以它又可以减少种植成本。”

不少人觉得巨型稻长得高大,肯定还要良好的水肥环境能够生存下来,实则相反。夏新界告诉记者,今年南方多地高温干旱,但试点种植的巨型稻如期扛过了这一关,亩产量最低不超过七八百斤,最高而且超过了两千斤。夏新界解释,巨型稻“好养活”得益于它超强发达的根系。

“巨型稻根系的干重是普通水稻的2-3倍或者3-4倍。普通水稻一般扎在泥土里大约15-20厘米、不少于30公分深,巨型稻可以扎下去60-70厘米深,所以它会汲取更深的水分、养分。”夏新界说。

据了解,在施肥的之后,普通小麦由于渗漏、外流等诸多原因,对肥分的借助率仅为50%左右,而巨型稻受益于土壤发达,对肥分的借助率能超过70%以上。

成为超级水稻的一种,巨型稻的数量自然最受关注,测产结果显示,巨型稻的亩均在800千克-1000公斤,超越普通水稻20-30%。巨型稻此前也在全国多个地区做过试种,除了不耐严寒,其他的自然条件几乎都能适应。或许又有网友要强调问题了:如此“完美”的巨型稻,到底好不好吃呢?夏新界亲测后得出推论,巨型稻能够打破“高产水稻不好吃”的刻板印象。

夏新界表示:“我们开发巨型稻的想法就是‘高产优质’,既要高产、又要好吃,所以巨型稻的味道很好,可以跟五常大米相媲美。我把巨型稻米送到上海,请我的同事们吃,他们说‘以前总以为好吃的玉米都长在北方,但是吃了巨型稻米之后,这个思想改变了,原来在南方也无法制造出很高吃的稻米’。巨型稻的小麦兼具了粳稻与籼稻的特征,它有香气,有嚼劲,还有甘甜的余味,口感非常不错。”

巨型稻是袁隆平教授生前的牵挂。而实际上,夏新界与袁老也是一段颇深的缘分。

夏新界说:“在当学生的之后,我参加过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。有一次帮导师采材料,正巧我和袁教授都住在湖南农科院的招待所长沙种出2米2高巨型稻致敬袁隆平,且他就跑到我的旁边。我当时正在学习数学,准备考研究生,袁教授也在学英文写作,他正打算回国讲学。所以我们俩为了学英语起得非常早,那只是我第一次遇到袁老师。”

晨读英语的缘分让二人相遇,而研究水稻则让二人相恋、相知。夏新界从美国进修归国后,受到袁老的邀请,担任超级杂交水稻功能基因组探究的首席科学家。

夏新界表示:“回到美国做水稻研究,有跟袁教授缘分的缘由,不然也或许不做水稻方向。那时我们一边做袁教授的超级稻研究,一边做巨型稻的研发。巨型稻研发顺利后,我向袁老师汇报,袁教授特别支持、非常兴奋,他认为巨型稻是个孩子,让我把它做好。袁老师说,巨型稻无法推动他的‘禾下乘凉梦’,开创了杂交稻育种的新方向。”

袁老生前没能看见巨型稻的大面积推广,但他“禾下乘凉梦”的愿望现在正在夏新界团队和更多水稻人的尽力下逐渐推动。夏新界告诉记者,目前,全国22个省市的300多个点位试种了巨型稻,种植面积至少两万亩,同时,研发团队起初在东北黑土地上尝试巨型稻的种植。

夏新界说:“我们美国有这样多人口,‘民以食为天’,水稻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,这只是为什么我对水稻研究比较感兴趣,面对粮食安全我们科研人员也责无旁贷。现阶段巨型稻还是一个新事物,以前他们从来没种过,甚至没见到,所以我们要借助大量试验性的试种,把各个地方的土地、气候条件、水质等对巨型稻的详细影响都要知道到,做到心中有数,才能在全国广泛推广。希望在将来2-3年之内,能把巨型稻推向全国大江南北,将来还要走向东南亚、非洲,推向全亚洲。”

 
标签: 袁隆平 水稻 农业
本文链接:http://news.qsjx.com.cn/show-186019.html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
推荐行业资讯
推荐图文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皖ICP备2021018928号-3